历史与实践表明,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唯有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独特新颖的载体,其传播才能源远流长。因此,加强和改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要以满足广大金融从业人员的文化需求、丰富金融从业人员的精神生活、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金融机构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让广大金融从业人员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和熏陶,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氛围,金融廉政文化建设才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才能焕发强大生机和无穷活力,才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结合当前金融机构清廉文化建设理念引导不足、载体多元化不足、体制推进不力等现状,笔者就如何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重廉”。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完善廉政文化工作组织机构,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金融机构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采取定期召开会议,安排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廉政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金融廉政文化工作落实到位。
二、增强自身素质,确保内在“清廉”。“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和改进廉政文化建设,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关键。要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加强学习,提高内在素质,帮助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廉政观念,让廉洁理念深入每一名员工的内心,确保员工“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从而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富有成效。
三、明确相应职责,部门协调“明廉”。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全员的广泛参与。因此,必须明确职责,整合资源,运用综合手段,形成整体合力。纪检、办公室等部门要主动承担牵头责任,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办公室、纪检协调,督察督办、宣传大力配合,其他各部门通力协作、各负其责、各展所长,员工广泛参与,整体联动、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
四、开展读书教育,查摆剖析“思廉”。要加强对广大员工的廉政教育,用身边典型人物的勤廉事迹教育广大员工,形成廉政教育的整体合力。要定期组织员工开展读书思廉活动,要求每半年阅读一本弘扬勤政廉政的书籍,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读书心得体会,并进行读廉政文化书籍心得体会交流,在广大员工中形成“思廉”的氛围,增进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五、举行廉政活动,陶冶情操“树廉”。要贴近员工思想和生活,适时组织举办“ 廉政书画摄影展”“廉政知识竞赛”等廉政文化活动,鼓励人人参与,同时要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提高员工参加各类廉政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员工情操,让员工在浓厚的廉洁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洗礼,真正把纪律意识、法治意识和廉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六、经常谈心交流,监督提醒“保廉”。推行廉政谈话体系,纪检、风险合规等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坚持做到员工岗位调整、员工出现思想情绪、员工家庭发生变故、员工被投诉时谈心。同时,纪检监察部门要从员工的“工作圈”到“社交圈”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发现问题苗头的人员要及时开展交心谈心教育。通过谈心,及时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积极沟通交流,引导员工端正思想,洁身自好。同时,定期组织员工家属召开座谈会,增强家属对员工廉洁自律的监督,当好“监督员”,把好“廉洁关”。
七、丰富宣传载体,多管齐下“倡廉”。要大力宣传、积极传播廉政文化,营造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舆论环境。深度挖掘,认真总结,适时推出一批勤政廉洁、坚持原则、拒腐不沾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报道,使全体员工“学典型、树形象”。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办公室、楼道、餐厅等载体和场所,以廉政语句、廉政书画等为内容,使员工随处可见廉政提醒和廉政警示,增强员工拒腐防变意识。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挖掘各类历史文化名胜、旅游景点中蕴含的廉政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廉政文化的重要场所。
八、建立长效机制,制度落实“促廉”。在金融机构,各个岗位人员都面临着社会金钱、人情的考验,单靠说服教育是不行的,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首先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次各级纪检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制定规划,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并开展督促检查;再次,要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细化目标,量化管理,推进金融廉政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形成金融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总之,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好廉政文化建设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找到金融行业与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力结合点,建立科学的廉政文化建设机制,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促进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博湖农商银行 陈梦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