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诈骗】骗子的游戏 电话那头

2020-09-23 10:49 / 查看:1347

自从英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有说为格雷、梅乌奇),除了面对面的沟通以外,人类多了一种可以不见面的交流方式。

人们在打电话的时候,没有得到来自视觉器官的信号,所以会更加专注于听觉器官的感受,同时在脑中构建出虚拟的画面。就像很多人喜欢读小说原著,而不喜欢看改编的电视剧一样,他们觉得想象出的画面会比看到的画面美上一千倍。

“见光死”,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网友之间来说,是绝对的真理。一切洋溢在键盘交流下的文采、暖昧,在脑中营造出的完美画面,都会随着见面的那一瞬间彻底破灭。

电话的沟通方式从发明之初,就天然存在着一个弊端--你无法确定对面到底是谁?所以,今天所要说的就是来自电话那头的骗局,行业内被称为“冒充他人骗局”。谈到“冒充”,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冒充特定的某个人(熟人),另一种是冒充某种职业的人(陌生人)。

先来思考下,现实社会中想要冒充特定的某个人,需要哪些条件:一是相貌,二是声音,三是电话号码。

◆如果通过电话方式,则“相貌“条件不需要。

现在,一个人嗓音已经可以像指纹一样被机器精准识别,这种技术叫做“声纹”。但是,人的耳朵有时候不能分辨出来。“这个声音很像是我的朋友…”,于是衍生出了一类冒充好友和领导的骗局,行业内称为“猜猜我是谁”,以及升级版“到我办公室”。至于电话号码,在声音相似的前提下,一般被草率的忽略掉了。最多只需要解释一句“我刚换了新号码”。

◆如果通过网络方式,相貌、声音都不需要。那如何认定呢?

只剩下一个电话号码(QQ号)途径,这对于掌握了黑客技术的骗子并不难,盗号就行了。宾阳Q仔最擅长的正是这种。

接下来, 说说冒充某种职业的人。就算是单身狗,也无法孤独的存在,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合作型社会当中,衣食住行方面都难免与人建立联系。你可能并不需要认识某人,但你定需要某种职业的人。来看看都有哪些职业可能与你相关…

衣:电商客服...

食:外卖小哥、快递公司...

住:税务局(购房退税)、房东(收缴房租)...

行:航空公司、售票处...

玩:演唱会公司、游戏公司...

其他:警察、检察官、法官、军人、相亲对象、客户、孩子老师、银行、税务、社保、医生、记者、黑社会....

可以看出,几乎社会中的每个职业都可能与你相关,那要怎么防范啊?

在无法通过相貌、声音、号码验证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让你相信他的身份呢?

是对方给出的“证据”!你会对这些旁证使用个人经验进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一—“他到底是不是他自称的人”。

因为一旦证据稍有差错,你就会立即判断为“假”。所以,为了使你不会挂掉电话,并且接下来做出“真”的判断,骗子会在电话接通的第一时间提供“证据”,且“证据"内容绝对会真实可靠。

这些证据主要为个人隐私类,包括:你的姓名、住址、照片、身份证号、详细购物信息、订票信息、家庭关系、子女信息等等。

因为基于大多数的个人经验来说,这类隐私信息应当是保密度较高的,一般人是无法得到的,除非某种特定身份的人,因此得证其自称身份真实可靠。

可是现实并不是如此,自从信息化时代来临,几乎所有的数据都从纸张上,转移为数字格式,并且轻易进入网络。这让复制传输一份庞大的数据资料就在弹指一挥间,而每个行业都有被利欲熏心的“內鬼”,通过出售这些毫无成本的隐私数据,获得大笔不义之财。

因此,上文中基于个人有经验的推导逻辑,纯粹就是一个悖论!

在“证据”验真之后,就回归主题“故事"阶段。能不能骗到人,就看故事讲的好不好了。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从电话那头的某人嘴里,所听到的任何事情,都要在心里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哦!

 

#骗子的游戏#系列·编后语

“我不贪心就不会被骗!”还有多少单纯的傻白甜存在着这种想法?有欲望就会变得不冷静,被利用只是早晚的事。“不听、不信、不转款”是在思维冷静的状态下,才能做到的防骗技巧。而几乎所有的骗局,都会在第一时间打破这种冷静。每一位受害者都会在被骗之后冷静下来,然后顿足捶胸、悔恨不已。因为每一种骗局都有几个关键词,能够抓住人性的弱点。

 

(和静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