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惠民利民”小切口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问题 推动“四新”工程见实见效

2024-04-11 19:11 / 查看:201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巴音郭楞监管分局(以下简称:分局)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落脚点,以“惠民利民”小切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四新”工程见实见效。

 一、多办惠民之事:以“三个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温度” 。一是着力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解决“一公里”问题,让村民更便利。分局以丰富惠民渠道为载体,延伸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阵地”,督促辖区农合机构系统打造“物理网点+助农取款点+自助银行+收单业务+移动金融”的“五位一体”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目前已实现辖内83个乡镇398个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直接、更便利的金融服务。二是着力加强数字金融建设,解决“一分钟”问题,让客户少跑腿。分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深化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推进数字金融建设,以科技“利器”赋能小微金融高质量发展,指导农商银行上线“富民e贷”,通过整合公共数据,辅以人脸识别、远程面签技术,实现系统自动核额,自动授信,实现了3分钟授信,1分钟放款,0抵押担保的功能,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加强对“金融超市”的推广和应用,协同推进信息共享,优化数据交互,提升信用信息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创新”服务机制。三是着力优化农村信用环境,解决“一溜烟”问题,让群众更安心。分局持续完善信用体系,指导辖区银行机构积极开展“固定机具+移动柜台”“机具布设+商户合作”等金融服务模式,要求银行机构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融资对接,目前辖内14.1万名农户和399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基本实现信用建档评级“应建尽建”。

二、多谋富民之策:以“三个突出”增强服务实体“力度”。一是突出示范引领,加大对五类金融服务的重点支持。结合辖区实际,从保持新增信贷投放的稳定性、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创新绿色金融新路径、提高普惠金融适配度和精准度、建设高品质养老金融服务模式、加大数字金融赋能力度、保障措施等提出16条工作举措,并组织46家银保机构围绕“五类金融”产品进行梳理并形成《巴州金融服务产品汇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辅以具体操作步骤有效助力客户享受惠企产品。二是突出“普惠”思维,持续为民营小微企业送政策优服务。分局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主动适应小微企业主体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需求新常态,着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不同场景、不同主体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同时大力发展产业链供应链融资业务,以产业链供应链为纽带,为上下游小微企业增信,有效缓解上下游企业融资难题。目前银行机构支持巴州“五大优势产业”表内外融资余额543.87亿元,较年初增长1.06%。三是突出乡村振兴,以金融“活水”润泽“三农”沃土。鼓励银行机构根据涉农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特点,在贷款审批、利率、贷款期限等方面制定差异化政策。针对涉农主体抵质押物普遍不足的情况,鼓励银行机构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扩容合格抵质押物范围。引导中国银行巴州分行利用商标权为融资标的,为巴州某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投放2笔,共2000万元的商标权及专利权质押贷款。

三、多解民生之忧:以“三个注重”增加金融关爱“厚度”。一是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化解纠纷促和谐。坚持多元化解探索成立了消保中心,形成“一心两翼多点”(以分局消保中心为核心,巴州银行业人民纠纷调解委员会、巴州保险业保险合同纠纷调解中心为两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为多点)消保新格局。同时协助全疆首家银行业调解组织—巴州银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顺利上线试运行,目前已成功调解2件涉及区域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的金融纠纷,金额合计8万余元。二是注重强化使命担当,督促引导解难题。分局积极应对出租车公司投保难题,与出租车公司、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分局消保中心及保险行业协会多次开展座谈,深入了解出租车承保实际情况及保费上浮原因。同时,要求5大头部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置任何门槛变相拒保或拖延承保营运车辆交强险业务。并督促头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协助出租车公司为3000多名从业人员开展车险保险知识培训,为推动实现营运车辆商业险应保尽保夯实基础。三是注重用好工作机制,纾困解难守初心。推动银行机构通过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再贷款、普惠支持工具等政策落实制度,将税收减免、财政奖补等政策红利向终端利率价格有效传导等方式,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累计承担或减免的信贷相关费用合计1.05亿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巴音郭楞监管分局 周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