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金融监管分局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作部署,以“四新”工程为引领,站稳人民立场,增强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以人为本消保理念。一是严格依法履职。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持之以恒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温暖和正义。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把治理消费投诉作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突破口,创新监管政策和措施,统筹推进、逐步解决。坚持前瞻监管,关注行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存在的消保隐患和苗头问题,强化监管引领和早期干预。三是坚持思想引领。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以“四新”工程为引领,切实发挥好县域金融监管支局贴近一线的优势,帮助基层群众“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
二、健全体制机制,增强机构消保内生动力。一是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通俗化、场景化、网格化、常态化”四化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听得懂、记得牢、易传播”主题宣传。结合具体金融消费场景普及金融知识,积极顺应碎片化、社交化、移动性的信息传播新趋势,将教育宣传活动与街道、乡镇等社会治理最基层单元相结合,确保教育宣传实现广覆盖、多层次、接地气、强渗透。二是强化贯通思维。切实将金融消费者教育与为民办实事、践行“四下基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结合起来,扩大教育宣传范围和形式,不断推动提升金融服务“高质量”。三是积极沟通汇聚合力。强化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密切与政府部门、法院、社区的对接联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员积极参与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汇聚各方力量,推动更好构建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金融大消保工作格局。四是激发内生“动力”。深入行业一线,调研走访各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负责人、员工及金融消费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各方意见,深入了解金融机构消保制度机制、接访接诉流程、金融宣教等情况,要求金融机构妥善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深化宣教工作,提高社会公众金融素养。一是打造线下宣传矩阵,营造浓厚氛围。指导银行保险机构设立普惠金融服务咨询台和驻厅金融政策“宣讲员”,结合中老年、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双低”等特定人群需求,分层分类精准宣传。以“监管搭台、机构唱戏”的形式组织金融机构下沉金融知识教育宣传重心,扎实开展“五进入”等宣传活动。二是夯实线上宣传渠道,注重形式创新。指导各金融机构,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做好数字化宣传,通过发布金融消保知识文章、制作金融消保科普短视频、开展线上直播等形式为消费者答疑解惑。三是织密宣传网格,强化覆盖广度。组织辖内银行机构按行政村划分网格,组建“金融知识宣讲员”队伍,利用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等发布金融知识小贴士,让休闲广场、村民院坝、田间地头成为宣传教育的阵地,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此次“金融教育宣传月”期间,巴州全辖银行保险机构累计参与活动网点383个,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宣传有效活动944次,受众人数五十余万人,开展“担当新使命 消保县域行”线下活动数360次。
(巴音郭楞金融监管分局 周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