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行巴州分行轮台支行艾斯卡尔·艾买提副行长的办公桌抽屉里,静静躺着一枚略显陈旧的军功章。那是他1993年从武警部队荣立个人三等功的见证。岁月流转,脱下军装已三十载,但那份刻进骨子里的“军魂”,却从未褪色,反而在他扎根边疆金融基层的岁月里,淬炼出别样的光芒。
一、军功章背后的“金融战场”
1995年底,告别了嘹亮的军号和火热的军营,艾斯卡尔·艾买提转业加入建行。从手握钢枪到点验钞券,从保家卫国到服务民生,环境变了,职责变了,但他心中那股“使命必达”的劲头丝毫未减。
“建行就是我们维护金融安全、服务百姓的‘第一道防线’!”这是艾斯卡尔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建行轮台支行这个距离库尔勒市近200公里、距离建行巴州分行最远的县域支行,他就像当年在部队站岗一样,一丝不苟地守护着金融安全的大门。分管安保工作,军人出身的他深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他定期组织全员消防演练,口令清晰,动作标准。“弯腰!低姿!捂住口鼻!”——昔日的战术动作,如今成了守护同事和客户生命财产安全的“金规铁律”。
建行轮台支行地处偏远,员工多来自外地。作为土生土长的轮台县人,艾斯卡尔主动扛起了更多责任。他的工作地图,不仅标注着网点和企业,更密密麻麻地覆盖了轮台县周边大大小小的乡村。这,是他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军图”。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为精准对接农户需求,推广支农惠农政策,他常常天不亮就出发,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一个炎热的夏日,为了赶在棉花播种季前将贷款送到急需资金的农户买买提大叔手中,他驱车颠簸几十公里土路,现场收集资料、讲解政策,直到深夜才伴着星光返回支行。买买提大叔拿着及时到账的贷款,激动地说:“艾行长,你真是我们庄稼人的及时雨!” 这样的“星夜兼程”,对艾斯卡尔来说,是家常便饭。他驻村帮扶的经历,更让他深知农村所需,总能找准帮扶的“靶心”,把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农村最需要的土地上。这份执着,为他赢得了“区分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更是农户心中沉甸甸的信任。
二、永不换岗的“哨兵”
三十年扎根基层,从青丝到鬓染秋霜,艾斯卡尔经历了多个岗位,是同事眼中无所不能的“多面手”、不可或缺的“顶梁柱”,更是倾囊相授的“良师益友”。无论角色如何转变,他始终保持着军人“干中学、学中干”的作风和共产党员的赤诚本色。
有人不解地问:“艾行长,您这岁数,两鬓都白了,还这么拼图啥?” 他望着窗外的建行蓝标志,目光深邃而坚定:“退伍不褪色,军魂驻心间。是建行把我从一名转业军人培养到今天。这份恩情,我得用行动来报。任何时候,我都想为分行高质量发展,站好我这班岗!” 这份朴素的感恩和担当,驱动着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分行党委下达的任务目标,他总能想方设法完成;急难险重的工作面前,他永远冲锋在前。那枚珍藏的军功章和办公桌上“区分行优秀员工”的奖状,无声地诉说着他对两种“制服”同样深沉的热爱与忠诚。
高山不语,自有巍峨;静水深流,内藏丘壑。艾斯卡尔·艾买提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轮台这片热土上,生动诠释了一名退役军人“转岗不转志,退役不褪色”的初心使命。从“橄榄绿”到“建行蓝”,色彩在变,阵地转移,但镌刻在骨髓里的忠诚、担当与奉献,永不改变。在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依然像一位永不换岗的哨兵,守护着金融为民的阵地,步履铿锵,初心如炬。
(建行巴州分行 张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