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金融使命 赋能边疆振兴

——以“五篇大文章”绘就新疆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09-24 15:23 / 查看:94

【巴州银行业庆祝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主题征文】

博湖农商银行 陈蕾

当塔里木河的春水漫过绿洲阡陌,当中欧班列的汽笛唤醒边境口岸,新疆这片承载着千年丝路文明的土地,正以蓬勃生机拥抱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作为扎根博斯腾湖畔的地方金融力量,博湖农商银行自改制以来,始终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县域经济为初心,依托覆盖全域的服务网络与全员同心的坚守,成为守护县域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如今,站在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如何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时代要求,转化为贴合天山南北实际的生动实践,以金融活水激活区域发展动能,成为每一位新疆农信人必须作答的时代课题。

锚定“根”与“魂”:让金融“五篇大文章”深植新疆沃土

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落地,不应是脱离实际的理论推演,而是要紧扣新疆广袤疆域、多元产业、民生为本的鲜明特质,在贴合地域实际中找到生长坐标。唯有扎根新疆的、守住为民的,才能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发展沃土。

新疆的发展底色,离不开绿色的守护。从博斯腾湖的湿地生态到戈壁滩上的光伏矩阵,从棉田的节水灌溉到草原的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已成为新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绿色金融在新疆的推进,需跳出传统信贷模式,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无论是支持生态旅游项目唤醒乡土资源,还是助力清洁能源产业接入区域电网,抑或是为有机农业提供专项融资,核心在于建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导向的金融服务体系,让绿色成为新疆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新疆的民生温度,离不开普惠的浸润。受地域辽阔、居住分散等因素影响,偏远村落的农牧民、小微企业主仍面临金融服务触达难的问题。这就要求普惠金融必须打破网点依赖的局限,以物理网点+移动服务+线上延伸的立体模式,将服务送到农牧民家门口、小微企业生产一线。从流动金融服务车深入草原牧场,到简化贷款流程适配小微经营需求,再到针对民族特色产业定制融资方案,本质上都是让普惠金融沉下去,让每一个奋斗者都能享受到公平、便捷的金融服务,让金融的温暖覆盖天山南北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科技金融助力农业现代化,还是养老金融守护银发群体,抑或是数字金融破解服务壁垒,都需始终紧扣新疆实际这一根本,才能让金融五篇大文章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开花、结果。

聚焦“破”与“立”:以创新实践激活金融服务新动能

新疆的高质量发展,既要破解产业升级慢、民生保障不均衡的传统难题,也要树立金融赋能、科技助力的新思维。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推进,关键在于以破立并举的勇气,打破路径依赖,构建适配新疆发展的创新模式。

科技金融的破局,要突破抵押物崇拜的桎梏。新疆的农业科技企业、民族特色加工企业,往往拥有技术优势却缺乏传统抵押资产。这就需要创新信用赋能机制,将企业的技术专利、种植养殖标准、市场口碑等软资产转化为金融认可的信用凭证。通过联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引入风险补偿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精准信贷支持,助力其从传统加工科技赋能转型。从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引进智能设备,到助力农业科技推广覆盖田间地头,科技金融正成为推动新疆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数字金融的创新,要跨越数字鸿沟的阻碍。针对部分群体特别是老年农牧民不会用、不敢用数字金融工具的问题,数字金融不能追求一步到位的线上化,而应走适配性发展路径。在实践中,我们既优化线上服务平台,开发适配农牧民使用习惯的简化版、双语版应用;更强化线下辅导,在网点设立数字服务站,组织员工深入乡村手把手教学,让数字金融既智能暖心。从手机银行缴社保到线上贷款助春耕,数字金融正以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让便捷服务触达每一位群众。

养老金融的推进,要打破单一储蓄的局限。新疆的老年群体尤其是牧区老人,面临养老资源分散、医疗保障不便等问题。这就需要将养老金融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构建金融+养老+医疗的综合服务体系。无论是推出与社保缴费挂钩的储蓄产品,还是联合医疗机构提供养老储蓄+健康服务的组合方案,抑或是为农村养老院建设提供专项融资支持,核心都是让养老金融不再局限于资金保值,而是成为守护银发群体幸福晚年的安全网,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岁月静好。

展望“路”与“景”:以金融担当书写新疆发展新答卷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探索之路,不仅是业务模式的创新,更是新疆金融人扎根边疆、服务人民初心的坚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新疆金融发展的舞台将更加广阔,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书写也将迎来更丰富的内涵。

未来的科技金融,将成为新疆产业升级的强引擎。我们应探索推动政银校企深度合作,围绕棉花、林果、畜牧等特色产业,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融资+市场对接+政策适配的全链条服务,助力新疆从农业大区农业强区跨越;同时探索科技金融+跨境合作模式,为新疆与中亚国家的技术交流、设备引进等提供金融支持,让新疆成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桥头堡

未来的绿色金融,将绘就新疆生态发展的新画卷。我们应积极联动环保部门、行业协会建立绿色企业白名单,为节水农业、沙漠治理、清洁能源等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给予利率优惠;创新生态价值质押模式,探索将湿地碳汇、草原生态等资源转化为融资信用,让绿色产业获得持续资金支持。届时,新疆的绿色将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产业之兴、发展之优。

未来的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将共同织密新疆民生保障的幸福网。我们推动流动金融服务升级为多功能民生服务站,集成金融、社保、法律咨询等服务,让农牧民一次跑腿、多点办事;加快智慧养老金融平台建设,实现养老金发放、健康监测、应急救助的一站式覆盖;持续优化双语数字金融产品,让各民族群众都能共享数字时代的便利。

从博斯腾湖的粼粼波光到天山脚下的万亩棉田,从边境口岸的繁忙货场到牧区村落的温馨小院,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墨迹正一点点晕染新疆的发展蓝图。作为新疆农信人,我们将始终以深耕本土、服务人民的定力,以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魄力,在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道路上持续探索,让金融的光芒照亮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