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促提升 合规笃行谋新篇

——参加巴州银行业“合规先行 风控制胜 ”赋能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心得体会
2025-10-09 15:42 / 查看:215

中国银行巴州分行 孙江龙

 

怀着提升自我、赋能工作的迫切期望,我有幸赴百年学府浙江大学,参加了巴州银行业协会于2025年9月15日至19日期间举办的“合规先行 风控制胜”赋能银行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内容涵盖内控合规、经济形势、法律法规、党建等内容的综合培训。此次培训课程设置科学、内容前沿,是一次思想的深刻洗礼,更是一次工作的精准导航。通过聆听名师授课、与同行交流心得,我受益匪浅,对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履行支行行长职责,推动支行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清晰的方向。具体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化认知:筑牢内控合规“防火墙”,是支行稳健发展的生命线。

培训中,对内控合规体系的深入解读和案例的剖析,让我深刻认识到,内控合规体系绝非束之高阁的条条框框,而是融入业务血脉、保障经营安全的根基。作为支行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不能将合规视为业务发展的阻碍,而应认识到严谨的合规管理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升声誉,从而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稳定、更可持续的价值。回到岗位后,我将带头并推动全员扭转观念,使合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必须强化科技赋能风险防控。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新型风险层出不穷。培训中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风险监测中的应用启发了我,下一步本人积极向上级行反馈推动风险预警和处置的精准性与效率,让支行的风险防线更加智能、坚固。

二、把握大势:洞察经济金融“风向标”,是支行战略布局的导航仪。

大学教授对宏观经济形势、货币信贷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权威解读,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作为身处市场一线的支行行长,不能“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一)要提升政策解读与运用能力。深刻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意图和总分行政策导向,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特色(如本地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等),找准信贷投放的着力点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点,确保支行经营策略与经济大局同频共振。

(二)要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紧跟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方向,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体现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同时培育支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坚守底线:敬畏法律法规“硬约束”,是支行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大学教授法律法规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我的法治思维和底线意识。金融行业是经营风险、高度监管的行业,依法合规经营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本人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支行“一把手”,我必须率先垂范,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员工法治教育与行为管理。 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学习,特别是与银行业务密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旨在强化员工职业操守教育,严防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四、强化引领:高举党建引领“指挥棒”,是支行凝心聚力的强引擎。

党建课程学习让我再次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党建工作与业务经营绝不是“两张皮”,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要求嵌入支行治理和业务流程,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等形式,引导党员在拓展市场、防控风险、优化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要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加强支行党组织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好党员教育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知行合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效能的实际行动。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浙大求是创新的校风激励着我将此次培训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返回工作岗位后,我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组织一次专题传达学习:向支行管理层和骨干员工分享培训核心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同谋划提升之路。二是深化支行党建品牌创建:推动支行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结合更紧密,打造具有支行特色的党建品牌。

总而言之,此次浙大之行,学有所获,思有所得。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不断深化学习成果的运用,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带领支行全体员工,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积极服务发展大局,奋力开创支行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全行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