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强合规 知行合一促发展

——参加巴州银行业“合规先行 风控制胜”赋能银行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学习心得
2025-10-09 15:53 / 查看:203

工行巴州分行 朱瑜

 

本人很荣幸参加了由巴州银行业协会于2025年9月15日至19日期间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合规先行 风控制胜”赋能银行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一周的学习中,专家授课的深度、现场教学的广度、交流研讨的热度,让我对合规管理、风险防控与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知,更促使我将所学与运行管理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收获颇丰。

一、课程赋能:拓宽合规风控的认知边界

本次培训课程设计精准,聚焦银行业合规与风控核心领域,每一堂课都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认知的新大门。

(一)数字化与金融科技视角下的合规新挑战

姜新旺教授《数字化时代银行业商战新兵法》的课程,让我深刻意识到,在DeepSeek等技术赋能银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运行管理的合规边界正被不断拓展。日常工作中,我们既需依托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又要警惕技术应用带来的操作风险、数据安全风险。比如在智能运营系统推广中,必须同步建立数字化合规审查机制,确保每一项流程优化都“有规有据”。

(二)风险驾驭与不良贷款处置的实践启示

蒋岳祥教授关于《金融风险与驾驭风险的法则》、曾章伟副教授关于《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与信贷法律风险防范》的课程,对运行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极具指导意义。运行管理是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从账户管理、支付结算到清算对账,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潜藏风险。这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强化对前端业务的合规性审查,又要建立不良风险的早期识别与处置联动机制,将不良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

(三)现场教学带来沉浸式感悟

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的数字化展厅,让我看到了“科技+合规”的创新可能,启发我思考如何将数字化手段融入运行管理的合规检查与流程优化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则从历史维度提醒我,合规如历史传承,是银行基业长青的“精神底色”,容不得半点懈怠。

二、知行合一:锚定运行管理合规实践方向

结合工作实际,我将从以下方面把培训所学转化为实干动能:

(一)筑牢“合规文化”建设根基

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在部门内开展分享活动,将姜新旺、吴彦等专家的授课要点拆解为贴合运行管理场景的案例,如“数字化运营中的合规红线”“支付结算的政策边界”等,让合规从“文件要求”变为员工的“行为自觉”。

(二)升级“风险防控”技术手段

借鉴课程中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发展启示,推动运行管理风险监测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例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账户交易、清算数据进行实时画像,建立异常交易模型,实现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针对不良贷款清收中的法律风险,联合法务部门梳理运行管理环节的法律合规节点,形成操作指引。

(三)强化“跨部门”协同合规

运行管理的合规绝非“闭门造车”。借鉴余爱明老师讲授的关于金融调查研究的方法,主动与信贷、风控、营销等部门开展合规联动调研,了解前端业务的合规痛点,从运行管理视角提出优化建议。比如在数字化业务推广中,提前介入系统测试的合规审查,避免“先上线后整改”的被动局面。

三、学无止境:以持续精进践行合规使命

一周的浙大学习,是一次“充电”,更是一次“启蒙”。作为银行运行管理的从业者,我深刻认识到:合规不是静态的“枷锁”,而是动态的“护航者”;风控不是单一的“防线”,而是系统的“生态”。

未来,我将以本次培训为起点,持续关注金融监管新规、行业合规案例,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行巴州分行的实践效能,在合规先行中保障运行效率,在风控制胜中助力业务发展,为银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