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俭养德,方为正行

2020-09-27 16:11 / 查看:1328

2020年是个让所有经历过的人都终身难忘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我们遇见了新冠,从一开始的疫情出现到大面积蔓延,再到史无前例地封闭、隔离、救治……每个中国人都在这场灾难中经受了异常的考验,在自然与天灾的面前,我们愈发显得渺小,许多人也在这场灾难面前懂得了防患于未然,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恩,然而,实际上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还有很多,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我们消耗巨大的能源、以及我们释放排出的垃圾,都以我们想像不到的速度威胁着我们的未来,凡事预则立,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那么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许会更超出人类想象。

前两天,观看了一个采访袁隆平教授的视频。在视频中,袁老对中国当前面临的粮食问题忧心忡忡,我国粮食虽然自产率较高,但很大一部分也是需要进口,疫情过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中国进行发难,在进出口上均做了限制,一旦这种限制进入了白热化,中国势必会引发进口短缺,这是值得警惕与担忧的。中国人的餐桌文化由来以久,一直以来,丰盛待客成为礼仪之本,然而丰盛过度的代价就是浪费巨大,每每看到觥筹交错后的杯盘狼藉,看着满桌菜肴与粮食被倒进垃圾箱,这种浪费让人触目心惊,人们只看到了经济发展后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的良性结果,却没有看到如此浪费之后培育起来的恶劣意识与粗陋习惯,中国现在是在解决温饱情况的基础上改善了人民生活,然而还有一些地区并没有摆脱贫困,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依然存在断层,如此巨大的浪费背后是对贫困的极大践踏,这不符合当前勤俭建国的大政方针。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离不开能源。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均主宰着我们的未来,地球的资源是有极限的,终有一天,在人类毫无节制的开采与挖掘、以及粗放种植与砍伐之下,能源会面临枯竭,所以,可替代能源在世界各地都是被列入到科研攻关项目中去的,但那需要过程,况且,即使可替代能源能在不远的未来引领新时代,然而自然资源却是不可再生且难以复制。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每节约一滴水,就会让河流的生命得以延续;我们每节约一张纸,就会保留一树绿色的希望;我们每节约一度电,就会望见更澈蓝的天空。

古人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由此而见,自古以来,勤俭节约都是一种美德,它建立在人的思想深处,也培植于人的理念与习惯当中,不仅关系着国家的财富积累,更关系着我们未来的生存质量,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一个袁隆平,不可能承载着十几亿人的浪费负重前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自身做起,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必需。

 

(昆仑银行 何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