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合规风控基石,赋能银行高质量发展

——参加巴州银行业“合规先行 风控制胜 ”赋能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心得体会
2025-10-09 16:04 / 查看:242

农行铁门关兵团分行  张紫琳

 

2025年9月15日至19日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巴州银行业“合规先行,风控制胜”赋能银行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此次培训内容翔实、视野开阔、针对性强,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如何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通过系统地学习与深入思考,我对新形势下银行业的合规经营、风险管控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一、增强合规风控意识,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合规先行,风控制胜”不仅是本次培训的主题,更是银行业永恒的生命线。课程深刻阐释了合规是银行经营的底线,风控是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强监管、严监管的常态下,任何对合规的漠视和对风险的侥幸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我们必须将合规意识融入血液,嵌入流程,确保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风险管控则要求我们具备前瞻性和主动性,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转变,构建全覆盖、穿透式的风险管理体系,为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防火墙”和“护城河”。

二、借鉴先进经验,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

培训中,关于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探讨令我印象深刻,特别是以浙江“普、微、网”为代表的普惠金融实践,提供了宝贵启示。“普”体现了服务的广度与包容性,致力于让金融活水润泽更多市场主体和长尾客户;“微”彰显了服务的深度与精准度,通过精细化运营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差异化需求;“网”则突出了科技赋能的高效性与便捷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构建线上化、智能化的服务网络,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风控能力和服务效率。这启示我们,必须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将科技赋能作为驱动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利用类似DeepSeek等先进工具优化业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风险识别,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三、洞察经济形势,把准信贷风险脉搏

课程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我们清醒认识到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部分领域潜在的风险挑战。这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把控信贷风险必须更具战略眼光和辩证思维。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优化信贷结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避免资金空转和过度集中在高风险领域。二是强化客户准入和贷前调查,运用科技手段多维度识别客户风险,严把“入口关”。三是加强贷后管理,实施动态风险监测和预警,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信号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

四、聚焦不良资产清收与法律风险,守住不良资产质量底线

银行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与信贷法律风险防范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培训通过案例教学,详细讲解了不良资产处置的各种方式(如并购重组、资产置换、核销、诉讼、商业保理等)及其适用条件与法律要点。我深刻认识到,依法合规是清收工作的基本前提,必须确保程序合法、证据充分。同时,要重视贷前、贷中法律风险的防范,完善合同文本,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担保的有效性,从源头上减少法律纠纷。提升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能力和效率,是守住不良资产质量生命线的关键所在。

五、重视调查研究,提升决策科学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好金融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培训强调了调查研究在识别风险、把握市场、创新产品中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我们要转变调研方式,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一线,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提高调研的深度和广度,使各项经营决策更贴合市场实际、符合客户需求、规避潜在风险。

六、锤炼过硬作风,永葆清廉本色

作风建设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坚强保障。课程再次强调了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要深刻领会并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持续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廉洁从业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敬畏法纪、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以优良的作风保障银行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次培训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能力的充电和行动的导航。我将把所学、所思、所悟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合规先行”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风控制胜”的专业能力,积极借鉴先进经验,主动拥抱科技变革,敏锐洞察经济形势,严守风险底线,锤炼过硬作风,为助推我行在新征程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风险管控亦无止境,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持续学习,勇于实践,方能不负时代,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