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春耕巴州地区棉花种植现利好

2021-04-02 17:54 / 查看:1003

受2020年棉花价格上涨、棉农收益增加等因素影响,巴州地区棉花种植呈现欣欣向荣的红火景象。截止到2月末巴州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棉花种植贷款4844笔,同比增长33.22%,涉及贷款金额48.1亿元,同比增长5%。究其原因主要受以下几个利好因素刺激:

涨,棉花市场行情看涨

1.全球棉花库存下降,国内棉花需求量增加。2021年以来,全球棉花库存继续下调,棉花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调增,主要调整来自中国,促进国内纺织品需求和出口需求增加。另外,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平稳,多地区准备放松隔离措施,经济复苏预期持续升温。同时中美两国关系也有所改善,全球纺织产业复苏态势明显,棉花消费增加,国际棉价仍有上行动力。

2.国内市场看涨预期增强,刺激棉农种植意愿提升。2020下半年至今我国棉花需求呈快速上升态势,棉农种植意愿在政策扶持下总体上扬。产业链供需方面,目前纺织下游订单充裕,利润可观,棉纱、线产业整体传导顺畅,随着换季纺织服装消费旺季即将到来,无论是对棉花,还是棉纱都有较强的价格支撑,棉花看涨预期增强。

升,棉花种植收益提升

一方面棉花种植较传统粮食作物收益相对更高。经测算,上年度巴州棉花亩产约386公斤/亩,按照补贴后价格6.9元/公斤计算,收益为2533元/亩,自有土地棉花种植成本约为1658元/亩,利润为875元/亩;租赁土地棉花种植成本约为2100元/亩,利润为433元/亩;但若种植小麦,亩产约400公斤左右,按粮食补贴后的价格2.9元/公斤计算,收益约为1000元/亩,小麦种植成本约700元/亩,纯利润约为300元/亩。种植棉花的收益相对更高。另一方面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花种植收益起到保底作用,带动棉农种植意愿提升。2021年的补贴政策将继续延续,使得棉农收益还存在一定的上浮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棉农的种植意愿。

高,亩均产量预期提高

一方面随着地方土地流转工作的不断推进,棉农种植意识逐步转变,对农田整治投入力度加大,科学化机械化种植水平提高,机采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棉花单产有望提升,据测算2020年棉花亩产约386公斤/亩,较同期提高10.29%。另一方面巴州自2017年开始推广“一主两辅”用种模式,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巴州棉花产量及质量均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提升。

引,政策引导棉花种植

一是结构优化引导宜业种植。在统筹考虑地方水资源和耕地等资源现状的情况下,巴州逐渐引导次宜棉区退出棉花生产,重点发展库尉轮(库尔勒市、尉犁县、轮台县)三地作为主植棉区,逐步完成区域集约化种植,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据农业部门数据显示,2021年巴州棉花计划种植面积约为300万亩,同比减少8万亩,调减部分主要为焉耆、且末、和硕等县次宜种植地区。二是提升品质促进单产提高。为落实自治区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现代化政策,巴州在棉花种植方面持续推进“一主两辅”模式,鼓励因地制宜种植优良品质,据了解巴州农科院和种子管理站已经筛选出适合巴州种植的棉花品种,在库尉轮三地将落实地块,分品种种植,有效解决棉花品种多、杂、乱的局面,从源头上提高棉花品质。三是优惠政策鼓励棉农种植。据二师农业局了解,为鼓励棉农种植优质品种,2021年拟将在兵团第二师范围内推广“良种补贴”政策,即在当年棉种采购中,采购政府推荐的棉种数量达到80%及以上的,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具体补贴额度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中。另外,今年兵团将继续执行品质提升奖励政策,即达到双28、双29标准的每提高一级给予0.1元/公斤的奖励。

(巴音郭楞银监分局 王盈盈)